“应对气候变化中国行”探访中科院祁连山冰川观测站
|
查看原图
1/15 张
延伸阅读

  中国天气网讯 2014年9月14日,“应对气候变化中国行”考察团走进距敦煌市区180公里的老虎沟12号冰川,走访设在那里的中科院祁连山冰川观测站,通过观测站副站长赵尚学和工程师刘宇硕的讲述,了解那里的气候变化对冰川的影响,感受冰川监测与研究的艰辛。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这是在唐代诗人王昌龄笔下祁连山一带的壮阔景象。终年积雪的祁连山曾让无数文人墨客留下了笔迹,然而随着气候变暖,祁连山冰川急剧萎缩。

  老虎沟12号冰川又叫透明梦柯冰川,位于甘肃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境内的祁连山西段。数据显示,老虎沟所在的大雪山共有冰川面积159平方公里,是祁连山两大冰川聚集区之一。其中的12号冰川长10.1公里,面积21.9平方公里,是祁连山最大的山谷冰川。

  9月14日下午,经过5个多小时的长途跋涉,考察团终于到达老虎沟12号冰川。在那里,蓝色房顶、白色墙壁的简易板房就是中科院祁连山冰川观测站。

  赵尚学,中科院祁连山冰川观测站副站长,在观测站工作将近30余年,对于观测站工作的恶劣环境他用这样一句玩笑来形容:“我们连吃哈密瓜都要用火炉烤着吃,太冷了。”

  赵尚学介绍,“冬天观测站室外的最低气温可达-35℃至-36℃,室内如若不烧暖气最低气温也才-20℃左右。“此外,目前观测站的房屋是简易板房,保暖效果并不是很好。”

  深山、偏僻、孤独,这是观测站给人的最直观的感觉。据赵尚学介绍,目前整个观测站的用电全来自于站外的太阳能风能一体发电仪器。寒冷可以通过烧煤取暖解决,但在如此偏远的深山中吃饭问题似乎更难解决。2007年来到观测站工作的刘宇硕谈到:“一个月里我有一半的时间要在山上工作,所以,一般我会一次性买好够吃半个月的食物带上山来。”

  对于观测站周边环境的恶劣与寒冷,刘宇硕给我们回忆了他印象中经历过的最恶劣的日子。“那是在2007年11月的一天,室外的温度低至-28℃。晚上睡觉的时候,我听见外面的山中响起轰隆隆的声音,好像滚地雷似的。其实那就是大风,测到的风速是每秒32米,传感器也竟然在记录风速数据后立马就坏了。”

  刘宇硕最怕的就是在晴天时上山。“那时,雪的反射率可以达到90%。这是什么概念?就相当于在你的头上和你的脚下有两个太阳同时照射你。雪后上山脸部会晒得流油,疼得睡不着觉。”“我们经常开玩笑说一晒晒破皮,一扯一大片。”刘宇硕一边说着,一边用左手顺着左脸颊做出从上往下扯的动作,笑声中透露出西北汉子的坚毅。

  赵尚学还清楚地记得他大学刚毕业来到观测站的时候,那时候的观测工作十分艰苦。今天下午记者看到的蓝白色板房观测站是在2008年新搭建的。在那之前,赵尚学、刘宇硕等工作人员大多数在简易帐篷中工作和生活。赵尚学最难忘的还是之前住帐篷,手动完成观测记录与研究的那段日子。今年已经是刘宇硕在观测站工作的第七个年头了,目前,他每天的工作就是测量冰川的物质水平。对于山上观测站工作的感受,他说:“习惯了这种孤独。”

  背景资料:

  为加强冰川对全球变暖的变化与适应监测研究,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2007年投建祁连山冰川与生态环境综合观测研究站。

  从我国冰川类型分布图来看,祁连山西段大雪山地区冰川是一条典型的极大陆性冰川,是理想的冰川与生态环境综合观测场地。祁连山冰川与生态环境综合观测研究站主要是对大气、冰川、冻土、植被、水文等的长期综合定位观测,使其成为进行多圈层,如大气、冰川、冻土、植被等耦合研究与环境变化监测、干旱区内陆河流域水资源综合利用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综合观测研究站,并重点在冰冻圈现代过程、大气环境过程、冰-气界面和地-气界面过程研究,开展不同海拔高度各类型植被变化与适应及其与环境要素关系研究,应用高分辨率的遥感影像,开展不同自然地带典型地段近代环境变化的动态监测与比较研究;揭示在自然和人类活动影响下环境变化的特点和规律;通过在典型流域开展冻土、积雪水文过程的观测,构建包含冰川变化、积雪消融和冻土冻融过程的流域分布式水文模型,探讨寒区流域水循环机理;预测未来祁连山区气候环境变化,评估流域未来冰冻圈变化及对水资源的影响。(文/于淼 庞利军 图/李晓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天气网”

编辑:于淼

[天气现场]广东汕尾遭遇强对流天气 局部降冰雹
[自然底色]随手拍春日里的花花世界 张张美好
[天下奇观]陕西西安出现日晕景观 太阳自带光环
[天气生活]广西来宾春耕农忙正当时